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安徽省劳动合同制试行办法

时间:2024-06-30 11:18:25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8029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安徽省劳动合同制试行办法

安徽省人民政府


安徽省劳动合同制试行办法
省人民政府




为了搞活用工制度,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贯彻按劳分配原则,调动职工的劳动积极性,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改革劳动制度的指示精神,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 劳动合同是确定用工单位和劳动者个人之间劳动关系的协议。劳动合同制是以签订劳动合同的形式规定劳动者和用工单位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实行责、权、利相结合的一项用工制度。
第二条 凡全民所有制企业(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下同)因固定工作岗位需要,在国家劳动计划指标以内招收使用合同制工人,包括普通工种和技术工种,均按本办法执行。集体所有制企业招用合同制工人的,可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条 下列情况不适用本办法,仍按国家原有规定办理,
(一)劳动计划内使用的临时性、突击性、季节性的临时合同工;
(二)矿山、建筑、搬运、轮窖、化工等行业某些工种招用的农民轮换工;
(三)商业、饮食服务业中使用的半日工、钟点工等。
第四条 合同制工人的招收对象和办法,按国家和省现行招工文件的规定执行,实行公开招收、自愿报名、全面考核、择优录用。企业可以根据需要招收学徒工(学员),也可以直接招收技术工人和专业人员。
第五条 企业录用合同制工人,应按照各方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的期限,一股三至五年,轻术性较强的工种,劳动合同的期限可以更长一些。合同期满后,因生产(工作)需要可以续订合同。
第六条 劳动合同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生产(工作)任务,劳动报酬和保险福利待遇,劳动安全、卫生和劳动保护,劳动纪律和奖惩,合同期限,违约责任,合同制工人的管理,向保险机构交纳合同制工人保险基金和向劳动服务公司交纳管理费的金额,以及当事人认为需要明确的其
他事项.
劳动合同的内容不得违反国家法律和政策,不得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第七条 劳动合同应经当地劳动行政部门签证,并在企业主管部门和劳动行政部门备案。合同当事人要求公证的,还应到当地公证机关办理公证手续。
劳动行政部门有责任和权力监督、检查有关各方履行劳动合同情况。
第八条 劳动合同一经依法签订,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各方当事人必须严格遵守,任何一方不得擅自变更或解除合同.
第九条 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允许协商变更劳动合同,
(一)原订合同不合适,或生产(工作)情况变化,确实需要修改的;
(二)原订合同所依据的政策法规已经修改,所订合同需作相应修改的。
修改后的合同应重新办理签证、公证手续,并上报企业主管部门和当地劳动行政部门备案。
第十条 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允许企业在劳动合同未期满前解除合同:
(一)企业经上级批准关闭或停产的;
(二)由于不可抗拒的原因使生产、经营无法维持的;
(三)因国家计划调整或供产销情况变化而生产任务不足,劳动力多余又不能改换其他工作的;
(四)合同制工人因病或非因工负伤,经一年以上治疗仍不能复工的;
(五)合同制工人犯有严重错误,按《企业职工奖惩条例》规定被开除、除名的;
(六)合同制工人被判刑、劳教的。
第十一条 属下列情况之一者,企业不得辞退合同制工人:
(一)合同期限未满,又不具备本办法第十条所列情况的;
(二)在本企业工作,按国家规定确定为患职业病和因工致残、部分或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
(三)因工伤或因病在规定医疗期间的;
(四)女工在规定产假期间的。
第十二条 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允许合同制工人在合同履行期内辞职:
(一)本人团无法抗拒的原因,继续履行合同确有困难,并征得企业同意的;
(二)本人应征入伍,或经企业同意考入大、中专学校的;
(三)企业发生严重亏损,不能支付全部劳动报酬的;
(四)经企业主管机关确认为企业违反劳动合同或劳动法规的;
(五)企业违反安全生产有关规定,经指出仍不采取措施改正的。
第十三条 企业按本办法第十条第一、二、三项解除劳动合同和辞退合同制工人时,应提前二个月通知本人,按规定办理辞退手续。合同制工人按本办法第十二条第一、二、三项辞职的,应提前二个月向企业申请,经批准办理辞职手续。
劳动合同原经公证的,应一并提前通知公证机关。
合同制工人辞职或核辞退后,应介绍其回劳动服务公司。企业由此造成的缺员,可按企业隶属关系,经同级劳动部门同意后,在当年补招。
第十四条 合同制工人在劳动合同履行期内,不得再以待业人员身份,参加国家以及社会招收职工的考试,其父母退休时也不得“顶替”招工。
第十五条 企业违反本办法规定,擅自解除或不严格履行劳动合同的,合同制工人有权向企业主管部门和劳动行政部门申诉,企业主管部门和劳动行政部门应在一个月内负责核实查处. 合同制工人违反本办法规定擅自离职的,劳动服务公司不负责管理,三年内不准参加招工、招干考
试。属于企业培训(一年以上)的技术性较强工种的合同制工人,还应偿付企业培训费用。
第十六条 企业对招收的合同制工人,可以根据工种需要,实行三个月至六个月的试用期,在试用期内发现不合格的,可予以辞退。招收学徒工(学员)的,还可以实行培训期,培训时间由企业与工人在劳动合同中明确,一般为一至二年。合同制工人在合同期满续订合同时,不再实行
试用期;由劳动服务公司重新推荐到新工作单位的,不受年龄、婚否限制,从事同工种工作的,也不再实行培训期。合同制工人在不同企业的实际工作期间 除本办法第十条第五、六项情况外,合并计算连续工龄。
第十七条 合同制工人的老工定级按以下办法办理:实行学徒制工种的,学徒期内执行学徒最后一年待遇;实行熟练制工种的,以及招收前已经过毕年以上职业学校(班)培训毕业或计划外顶岗工人工种对口的,试用期内执行一级工工资。学徒期或试用期满后,一般定二级,少数技能
优秀的可定三级。以后的考核、工资升降,按企业或其主管部门规定办理。合同制工人工作变动成重新就业后,所在单位可以重新考核定级,工种对口的,原有级别应作参考。
第十八条 合同制工人的标准工资,应比本企业同工种同等级固定工高半个至一个级差,具体数额按企业隶属关系,由行署和市、县人民政府(省属企业由主管部门)决定。并实行本企业工龄补贴,在本企业工作每满一年,每月加发工龄补贴一无,累计加发至二十元止。
第十九条 合同制工人的副食品补贴和有关奖金、律贴、保健食品、劳动保护用品、粮食定量等待遇,与本企业同工种固定工人相同,住房安排应与固定工一视同仁。
第二十条 合同制工人的劳动保险按《安擞省合同制工人社会保险福利待遇试行办法》执行。
第二十一条 在国家劳动计划指标内经过批准招收的合同制工人,其户口、粮油关系的迁移同固定工一样,公安、粮食部门凭当地劳动部门的录用通知办理迁出、迁入手续。
第二十二条 合同制工人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其合法权益受国家法律保护,除经济利益应切实保障外,在入党、入团、提干、评选劳模、参加工会、政治学习、技术(业务)培训、参加企业管理等方面,也应与固定工人一样对待。
第二十三条 合同制工人的管理教育,在企业工作期间由企业负责;因正当理由解除劳动合同后,由劳动服务公司管理教育、组织培训并帮助和指导其重新就业。
第二十四条 使用合同制工人的企业,应按月向劳动服务公司交纳相当于合同制工人标准工资总额百分之三至百分之五的管理费,用于合同制工人待业期间的管理、教育、培训和生活困难补助等支出,不准挪作他用。
第二十五条 建立合同制工人劳动手册,作为合同制工人培训、考核、就业、领取养老金及生活困难补助费的凭证和记录。劳动手册样本由省劳动服务公司统一拟定,一式二份,一份存入本人挡案,一份由本人保管。劳动合同解除后,企业应将有关事项在劳动手册上如实填写,并加盖
公章。
第二十六条 在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劳动合同过程中发生争议,经协商不能解决的,任何一方当事人均可申请劳动行政部门调解、仲裁,对仲裁不服的,可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
第二十七条 合同制工人一般不能调动,确有正当理由,需要调往外地的,应按企业隶属关系经同级劳动行政部门同意,并如实向对方介绍情况。从外地调入的,应经同级劳动行政部门批准。
第二十八条 各市、县人民政府可结合实际情况拟订实施细则。
第二十九条 本办法由省劳动局负责解释。
第三十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今后国家有新的规定,按国家规定执行。




1984年11月5日

财政部控制社会集团购买力办公室关于印发《关于对国有企业购买小轿车加强控购管理的意见》的通知

财政部


财政部控制社会集团购买力办公室关于印发《关于对国有企业购买小轿车加强控购管理的意见》的通知
财政部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控办:
为加强对国有企业购买小轿车的控购管理,现将《关于对国有企业购买小轿车加强控购管理的意见》印发给你们。请各地控办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认真予以贯彻,做好对国有企业购买小轿车的控购管理工作。

附件:关于对国有企业购买小轿车加强控购管理的意见
一个时期以来,一些国有企业(包括国有资产占控股地位或主导地位的企业,下同)在购买小轿车方面讲排场、比阔气,铺张浪费,不仅造成了国有资产的损失,也造成了不良的政治影响,这个问题已经引起国务院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对国有企业购买小轿车加强控购管理是摆在各级
控制社会集团购买力管理机关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对国有企业购买小轿车的控购管理亟待加强
目前,一些国有企业在购买小轿车方面铺张浪费的主要表现,一是购车数量过多;二是购车档次过高;三是购车渠道不正当。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一些国有企业的同志艰苦奋斗的观念淡薄。“花公家钱不心疼”的现象在一些国有企业中时有发生,一些企业盲目攀比,追求气派和
所谓的“企业形象”,购车超出了企业的实际需要。一些企业在购买小轿车问题上缺乏有效的自我约束机制,决策的透明度低。同时,国家有关管理部门对国有企业购买小轿车的管理不够严格,监督不力。
小轿车是高价值消费品,国有企业购买小轿车是花费国家资财的公款消费行为,绝大多数属非生产经营性的消费支出。国有企业应在非生产经营性公款消费方面,特别是在购买小轿车方面建立、健全自我约束机制,这是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深化企业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
,国有企业建立、健全非生产经营性公款消费的自我约束机制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新旧经济体制转轨的过渡时期,对国有企业购买小轿车的行为不能放松必要的外部管理。实践已经证明,在购买小轿车方面,忽视对国有企业的监督管理,后果是极为严重的。
江泽民同志在《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中要求,“务必要在全社会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提倡勤俭,崇尚节约,防止和纠正脱离经济发展水平的高消费。”对国有企业购买小轿车加强必要的管理,是贯彻江泽民同志上述指示精神的一个重要方面。国
有企业购买小轿车属社会集团购买力支出,对其进行必要的管理是各级控制社会集团购买力管理机关的职责。各级控制社会集团购买力管理机关必须端正认识,以高度负责的精神积极做好对国有企业购买小轿车的控购管理工作。
二、对国有企业购买小轿车实行控购管理的审批原则
1.除出租用小轿车和各种专用车外,国有企业购买小轿车一律列为非生产经营性社会集团购买力支出,计入控购指标之内。
2.国有企业不得租赁或长期租用(时限标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控办规定)小轿车。因特殊情况确实需要的,必须事先得到当地控办的批准。
3.各级控办对国有企业购买进口高档小轿车不予审批。
4.国有企业购买小轿车,必须事先得到企业职代会的同意。否则,各级控办一律不予审批。
5.对国有企业通过不正当途径购置小轿车的,一律以违纪论处。
三、对当前有关工作的要求
1.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控办要抓紧制定地区性的对国有企业购买小轿车的管理办法,报经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并报财政部控办备案。
2.在今年上半年,组织各地控办有重点地检查一些国有企业购买小轿车的情况,发现问题要及时反映并予以纠正。




1996年2月27日

关于印发测绘标准体系框架的通知

国家测绘局办公室


关于印发测绘标准体系框架的通知

测办〔2008〕4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国务院有关部门,局所属有关单位:


  为满足测绘事业发展对标准的需求,提高测绘标准的科学性、协调性和适用性,做好测绘标准的制定、修订工作,根据《测绘标准化工作“十一五”规划》的要求,国家测绘局组织编制了《测绘标准体系框架》,经国家测绘局测绘标准化工作委员会全体会议审议并经主任秘书长会议审查通过,现予印发实施,请遵照执行。


                               国家测绘局办公室

                               二〇〇八年五月五日
测绘标准体系框架








国家测绘局
前 言

《测绘标准体系框架》是按照《测绘标准化工作“十一五”规划》的要求,为指导和统筹测绘标准的制定、修订工作,进一步提高测绘标准的系统性、协调性和适用性而制定的。它是研究建立测绘标准体系的基础和过渡。
《测绘标准体系框架》从信息化测绘技术的发展需求出发,以数字化测绘技术体系下标准的构成为主体,兼顾传统测绘技术对标准的现实需要,从信息流、测绘工程物理流程等多个视角对测绘标准的组成进行描述和构建。本标准体系框架共列入“定义与描述”、“获取与处理”、“检验与测试”、“成果与服务”、“管理”等5大类32小类标准,每一个小类中包含若干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总计由约400余项标准构成。5大类标准之间相互关联,各大类中的小类之间以及小类中的标准之间也相互关联、相互作用。标准体系框架中所提出的标准分类、范围及预计数量,都是相对和发展的。另外,测绘标准的“相关标准”类,由与测绘和基础地理信息相关的其他基础性、通用性标准及专业技术标准构成。
我们将在本标准体系框架的基础上,结合测绘标准化的最新研究成果,作进一步的细化和完善,尽快研究建立结构化、系统化的测绘标准体系。而且随着测绘科学与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广泛应用,测绘标准体系的构成、标准的数量等也将随之不断调整、补充和完善。
今后,对测绘标准提案的受理、标准计划的制定、标准的审查等,将依据本体系框架及《测绘标准化工作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执行。





测绘标准类简要说明
标准类 范 围 基本内容 预计标准数 已有标准数
定义与描述类 为使标准化涉及的各方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达到对基础地理信息相对一致的理解,以基础地理信息的定义和描述为对象制定的标准。 58 35
参考系 规定国家统一的测绘基准及时空参考系统的定义、参数及其构成与实现。 1、国家大地基准、高程基准、重力基准和深度基准;2、地方坐标系统;3、时间参考系;4、国家地理格网;5、基于地理标识符的参考系统等。 5 3
分幅与编号 规定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的分幅与编号。 国家基本比例尺(1:500~1:1000000)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 1 1
分类与代码 规定基础地理信息要素等地理信息分类、编码、代码结构与构成、代码表等。 1、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2、三维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3、影像要素分类与代码;4、专题地图信息分类与代码等。 4 2
数据字典 规定国家基本比例尺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影像、数据集、数据库等内容、结构、形态、表达等的定义与描述。 1、国家基本比例尺(1:500~1:1000000)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字典;2、国家基本比例尺三维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字典;3、航天影像和航空影像(由光学、雷达、激光等传感器获取)数据字典;4、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数据字典等。 13 4
地图图式 规定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电子地图等地图表示的各种地物、地貌要素符号和注记的颜色、规格以及使用的原则、要求、以及地图整饰等相关技术要求。 1、国家基本比例尺(1:500~1:1000000)地形图图式;2、公众版地形图图式;3、电子地图图式;4、三维地图图式;5、普通地图图式;6、地籍图图式;7、房产图图式;8、海图图式等。 16 9
术语 定义测绘与基础地理信息基本术语和测绘各专业术语。 1、 测绘基本术语;2、 大地测量术语;3、 摄影测量与遥感术语;4、 地图学术语;5、 海洋测量术语;6、 工程测量术语;7、 房产测量术语等。 7 4
地名译音 规定测绘成果所使用的我国少数民族语地名汉字译音规则、外国地名汉字译音规则。 蒙古语地名译音规则、维吾尔语地名译音规则、藏语(拉萨语)地名译音规则、哈萨克语地名译音规则、中国地名汉语拼音拼写规则、藏语(德格话)地名汉字译音规则、黎语地名汉字译音规则、凉山彝语地名汉字译音规则、德宏傣语地名汉字译音规则、柯尔克孜语地名汉字译音规则、藏语(安多语)地名译音规则、西双版纳傣语地名汉字译音规则等。 12 12

获取与处理类 为规范获取与处理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技术要求和技术参数。以测绘成果和产品的获取与处理的各种技术、方法、过程、行为等为对象制定的标准。 226 162
大地测量 规定在建立和维持各等级国家或区域大地控制网、高程控制网、重力控制网、距离测量、各等级似大地水准面精化等所采用的各种测量方法应满足的技术要求。 1、水准测量;2、三角测量、导线测量;3、全球卫星定位测量;4、重力测量;5、距离测量;6、区域大地水准面精化;7、卫星定位连续运行参考站网建设等。 20 19
航空航天摄影 规定各种传感器获取各级比例尺航空影像和航天遥感数据时应满足的技术要求。 1、 光学像机航空摄影;2、 数字像机航空摄影;3、 激光、雷达等航空遥感数据获取;4、 航天遥感数据获取等。 10 5
摄影测量 规定采用摄影测量方式获取、处理和更新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各种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测绘成果(产品)等,以及进行房产、地籍、工程等测绘应满足的技术要求。 1、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常规航空摄影内外业测量;2、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数字航空摄影测量;3、 近景摄影测量;4、 影像地图制作等。 15 10
遥感测绘 规定以各种航天、航空遥感传感器获取的各种分辨率遥感影像和遥感数据为数据源,获取、处理和更新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及测绘成果(产品)应满足的技术要求。 1、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航天遥感测绘;2、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激光、雷达等航空遥感测绘3、遥感影像数据、地图加工处理等。 10 3
地图制图与印刷 规定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公众版地形图、电子地图、普通地图等地图的编绘、制作和印刷应达到的技术要求。 1、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1:25000~1:1000000)比例尺地形图编绘规范;2、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公众版地形图加工;3、电子地图制作;4、政区图、挂图等普通地图制作;5、地图印刷等。 20 15
数据库建设 规定国家级、省级和城市级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整个过程各阶段的内容与技术要求。 1、基础地理信息国家、省级数据库建设;2、基础地理信息城市数据库建设;3、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生产、更新;4、数据库设计、运行维护、管理等。 10 6
海洋测绘 规定海洋大地测量、重力测量、海底地形测量等应满足的技术要求。 1、 海洋大地测量、重力测量;2、 海底地形测量、海图测绘;3、 海岸带测绘等。 10 5
地籍测绘 规定测绘各级比例尺地籍图、宗地图、房产图和面积测量等应满足的技术要求。 1、 地籍测量;2、 房产测量等。 2 2
界线测绘 规定国界、省界等行政界线测量,以及国界线、省界线等标准画法样图应满足的技术要求。 1、 界线测量;2、 界线标准画法等。 4 2
工程测量 规定城市建设、水利、能源、交通、通信、资源开发等领域不同阶段的工程测量应满足的技术要求。 1、 控制测量;2、 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3、 施工放样;4、 变形监测等。 100 80
其他 规定以上各标准类以外的其他测绘内容、方法和测绘仪器设备等应满足的技术要求。 1、 其他测绘内容与方法;2、 测绘仪器、设备和设施;3、 软硬件与环境等。 25 15

检验与测试类 为检测测绘和基础地理信息成果与产品质量,以检测对象、质量要求、检测方法及其技术要求为对象制定的标准。 42 16
质量元素 定义测绘与基础地理信息成果、数据质量的基本元素及其描述的基本要求。 质量元素、子元素的定义和描述方法,以及质量的量度、数据质量的评价过程和数据质量信息报告内容等的基本要求。 1 1
成果与产品检验 规定各种形式、各种类别的测绘和基础地理信息成果(产品)质量检查、验收、质量评定的内容、方法与技术要求等。 1、测绘成果检查和验收;2、测绘成果检查和验收技术规程;3、监督检查等。 10 5
一致性测试 规定测绘标准一致性测试。 针对测绘与基础地理信息标准中各种要求(特别是强制性标准和强制性条款),规定数据、方法、软件产品或服务的标准一致性测试的框架、概念、准则和方法。 1 0
仪器检验 规定各种测绘仪器的检验的要求等。 1、 测绘仪器与工具检验;2、 测绘设施检验;3、 检验装置等。 20 8
软硬件与环境测试 规定用于测绘内业与外业工作和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获取、生产、处理加工、存储维护和服务等的软硬件与环境测试的方法、内容和技术要求等。 1、 软硬件测试;2、 环境、设施测试等。 10 2

成果与服务类 为保证测绘和基础地理信息成果与产品满足用户需要,以一种或一组测绘和基础地理信息成果与产品和服务应达到的技术要求为对象制定的标准。 49 21
数据成果与产品 规定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成果与产品、基于基础地理信息成果加工后形成的数据成果与产品、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以及影像数据成果的内容、技术要求、技术指标等。 1、大地测量、控制测量数据成果与产品;2、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成果及其数字产品;3、基于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成果和产品加工与处理得到的各种数据集及其数字产品;4、各种比例尺、各种传感器获取的航空影像和航天遥感影像数据成果及其数字产品;5、基础地理信息国家、省级数据库;6、基础地理信息城市数据库等。 20 8
地图成果与产品 规定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电子地图等地图成果与产品应达到的技术要求、技术指标等。 1、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2、公众版地形图;3、电子地图;4、地籍图、房产图;5、航海图、海底地形图;6、政区图、挂图等普通地图等。 15 7
元数据 规定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集、数据库和数据产品的元数据的内容、标示、结构和格式等。 1、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元数据;2、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产品元数据;3、基础地理信息数据集元数据;4、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元数据等。 4 2
数据交换 规定基础地理信息进行与平台无关和基于特定平台的数据交换的方式、方法和格式应达到的技术要求。 1、 数据交换格式;2、 数据接口技术等。 5 3
分发服务 规定基于网络等方式,采用目录、元数据等各种分发服务方式进行的各种测绘与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分发服务应达到的技术要求。 1、 目录服务;2、 元数据服务;3、 数据提供等。 5 1

管理类 为保障测绘工作的顺利实施,以测绘和基础地理信息项目管理、成果管理、归档管理、认证管理为对象制定的标准。 28 11
项目管理 规定在进行测绘技术设计、技术总结以及基础地理信息成果(产品)生产、处理、存储与备份等过程中的技术管理要求与措施。 1、测绘技术设计、技术总结编写;2、测绘成果质量控制、监理;3、测绘人员人身安全、设备安全;4、测绘生产、处理、存储与备份技术管理等。 10 7
成果管理 规定在测绘成果管理的技术要求与措施。 1、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管理、备份、运行维护;2、测绘成果安全、保密;3、测绘成果编目、保管、存储;4、测绘成果汇交等。 10 2
归档管理 规定测绘生产和基础地理信息成果(产品)生产、处理、服务、存储与备份等过程中的技术文档的整理、归档、上交等应满足的要求与措施。 1、 文档管理;2、 文档归档等。 3 1
认证管理 规定认定、认证的基本条件、方法、过程,认证者的条件,认证测试内容,认证结果等。 1、质量体系认定;2、从业人员资格认证;3、基础地理信息标准数据认定等。 5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