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关于印发《尾矿库环境应急管理工作指南(试行)》的通知

时间:2024-06-01 11:55:48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9103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印发《尾矿库环境应急管理工作指南(试行)》的通知

环境保护部


关于印发《尾矿库环境应急管理工作指南(试行)》的通知

环办[2010]13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环境保护局,各环境保护督查中心:

为进一步规范尾矿库的环境应急管理工作,有效防范和妥善处置尾矿库引发的突发环境事件,我部组织河北省环境保护厅和张家口市环境保护局编制了《尾矿库环境应急管理工作指南(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各地实际,参照执行。

附件:尾矿库环境应急管理工作指南(试行)
http://www.gov.cn/gzdt/att/att/site1/20101105/001aa04b79580e3d8ba601.pdf
二○一○年九月三十日

抚顺市爱国卫生管理条例

辽宁省人大常委会


抚顺市爱国卫生管理条例
辽宁省人大常委会


(1990年10月25日抚顺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1990年11月23日辽宁省 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批准)

目 录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组织领导
第三章 责任与义务
第四章 管理与监督
第五章 奖励与处罚
第六章 附 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爱国卫生工作,深入持久地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保护人民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爱国卫生运动是指由政府组织,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旨在强化社会卫生意识,消除危害健康因素,改善环境质量和生活质量,保护人民健康的活动。
第三条 本条例适用于抚顺行政区域内的地区、单位和个人。
第四条 爱国卫生工作的方针是:政府组织,部门协调,区域负责,群众参与,科学治理,社会监督。
第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负责组织本条例在所辖地区内的实施。

第二章 组织领导
第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必须加强对爱国卫生工作的领导,把爱国卫生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努力改善卫生条件,提高卫生水平。
第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以下简称爱卫会)在本级人民政府领导下,负责统一领导、统筹规划、组织协调和监督本地区的爱国卫生工作。爱卫会由政府主要领导、有关部门、人民团体和驻军、武警部队负责人组成。
第八条 各级爱卫会的主要职责是:
(一)组织贯彻国家和省、市有关爱国卫生工作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
(二)统一规划,部署本地区的爱国卫生工作;
(三)指导、监督和协调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履行爱国卫生运动的职责和义务;
(四)组织动员全社会成员参加除害防病的社会卫生活动;
(五)对社会卫生状况进行监督和评价。
第九条 各级人民政府爱卫会办公室是本级爱卫会的办事机构,具体负责有关爱国卫生运动的日常工作。
第十条 政府各有关部门必须严格贯彻执行各项卫生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措施,依法管理和维护社会卫生。
第十一条 各部门、各单位应由主要负责人负责本部门、本单位的爱国卫生工作,并指定相应机构和人员负责日常工作。

第三章 责任与义务
第十二条 市、县(区)人民政府必须完善健康教育机构,建立健康教育工作网络,有目标、有计划地开展社会性健康教育工作。
文化、宣传部门,应结合工作职能和业务开展健康教育工作。
各类公共场所、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行业和其他企事业单位应利用各种有效形式开展卫生宣传和健康教育活动。
托幼园(所)和中、小学校应结合有关教学内容和行为规范的培养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
影剧院、医院、学校实行禁止吸烟制度。各地区还应指定若干公共场所和单位逐步实行禁止吸烟制度,形成良好的卫生风尚和习惯。
第十三条 市、县(区)人民政府必须按照国家标准和要求有计划地逐步建设、完善公共饮水设施和垃圾、粪便、污水的收纳、排放和处理设施,加强植树造林和市容建设,净化、绿化、美化环境;必须加强和完善卫生、环保、环卫、城管等专业管理队伍,实行科学管理,保证监督管
理职责的履行。
第十四条 一切单位和个人都必须维护环境卫生。在城镇不准随地吐痰,不准随地便溺,不准乱扔脏物。
第十五条 各单位应按照当地人民政府划定的区域,负责卫生设施、卫生状况的维护及卫生宣传和监督管理。
第十六条 各部门、各单位有责任督促其下属单位和人员遵守各项卫生法律、法规,履行爱国卫生运动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第十七条 建筑施工单位必须保证施工过程中的工地卫生和工程竣工后现场及时清理工作;产权单位必须保证工程投入使用后的卫生设施功能。
第十八条 工矿企业应完善必要的卫生设施,改善厂容厂貌,健全卫生制度,消除或控制生产、生活环境中危害健康的因素,促进职工身心健康。
第十九条 农村县(区)、乡(镇)人民政府和村民委员会应在村屯规划、建设和管理中完善卫生措施,加强饮水改良、人畜粪便管理和无害化处理工作,控制农药、化肥对农副产品和环境的污染和危害。
第二十条 一切单位和个人都应参加本地区消灭老鼠、苍蝇、蚊子和蟑螂等病媒生物的活动。
第二十一条 在坚持卫生经常化的同时,每年4月为爱国卫生月,一切单位和个人都应参加爱国卫生月活动。

第四章 管理与监督
第二十二条 爱国卫生工作实行“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管理原则和目标管理责任制。
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必须制定规划,落实措施,建立健全各项卫生管理责任制度和监督检查制度,完善自我监督体系。
第二十三条 爱国卫生工作实行专业监督和群众监督相结合的社会监督制度。各级人民政府爱卫会设爱国卫生督察员和群众监督员。爱国卫生督察员由县(区)以上人民政府任命,爱国卫生群众监督员由各级人民政府爱卫会聘任。
第二十四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对于违反卫生法律、法规,危害公共卫生,损害公民健康利益的行为都有权监督、举报和制止。
第二十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爱卫会必须及时受理关于违反卫生法律、法规的举报案件,并在30日内将处理结果答复举报者。
第二十六条 对违反卫生法律、法规的单位和人员,有关部门未予处理或处理不当的,市、县(区)爱卫会有权建议有关部门及时依法处理。

第五章 奖励与处罚
第二十七条 对开展爱国卫生工作做出显著成绩和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各级人民政府应给予表彰、奖励。
第二十八条 对违反本条例,危害公共卫生或未达到国家、省颁布的爱国卫生标准和要求的单位和个人,县(区)、乡(镇)人民政府可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警告、通报批评和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予以罚款等行政处罚。
第二十九条 对违反本条例的同一行为不得重复处罚,不得跨地区处罚。
第三十条 对爱国卫生工作中失职,致使管辖范围内卫生状况低劣,严重违反有关卫生法律、法规的地区、部门、单位负责人,各级人民政府应予以行政处分。
第三十一条 当事人对人民政府处罚不服的,可在接到处罚通知之日起15日内,向作出处罚决定的上一级人民政府申请复议,上一级人民政府应在接到申请书之日起2个月内作出复议决定。对复议决定仍不服的,可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当地人民法院起诉。
起诉期间,原处罚决定不停止执行。对处罚决定在法定期限内不提起诉讼又不履行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人民政府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第三十二条 爱国卫生监督人员营私舞弊、诬陷报复的,由各级人民政府爱卫会建议有关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触犯刑律的,由司法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三十三条 对拒绝、阻碍爱国卫生工作,污辱、威胁或殴打爱国卫生工作人员、监督人员或举报人员者,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处理;情节严重,触犯刑律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 则
第三十四条 具体奖惩办法,由市人民政府制定。
第三十五条 本条例应用中的具体问题,由市人民政府负责解释。
第三十六条 本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本市过去颁发的有关规定与本条例相抵触的,以本条例为准。



1990年11月23日

2000年人事信息化工作要点

人事部


2000年人事信息化工作要点
人事部



2000年是新世纪的第一年,也是人事信息化建设发展的关键一年。人事信息化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信息化建设的指示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全国人事系统信息化建设工作会议精神,以实施“三项工程”为重点,大力加强人事信息化建设,结合人
事部门的中心工作,努力搞好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积极推进办公自动化,促进人事人才工作改革、创新和发展。
一、加强网络建设
1、对远程主干网进行优化改造。针对现有的人事部局域网容量小、主频低、联接模式相对落后的问题,人事部重点投资对局域网进行优化改造,更新和添置硬、软件设备。各地与人事部主干网联接的远程工作站设备的升级或更新,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解决。
2、实施主干网延伸。有条件的省区市及副省级城市人事部门重点抓好局域网和系统广域网建设,使人事系统主干网延伸到地、市(直辖市和副省级城市延伸到区县)人事部门;条件较差的,可根据实施情况,分期实施,逐步到位。
3、将各局域网并入主干网。为发挥整体效应,已经建成的人事部机关各司远程专业通信网、省人事厅(局)以下各级局域网、专业网和系统广域网,抓紧并入全国人事系统主干网。并入主干网后的专业局域网在统一管理与协调下,可相对独立运行。
4、做好政府上网工作。人事部年内在国际互联网上建立站点,向社会发布各类人才信息、人事政策法规、人事考试评分标准和考试成绩、办事公开制度及人事工作重要成果等需要向社会公开的信息;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副省级城市人事厅(局)根据当地工作实际,视需要在国际
互联网开设当地人事工作综合性网站,人事系统在国际互联网建站工作要统一协调、运作和管理。
5、做好对网络的维护、管理和保密工作。主干网上各远程工作站要严格执行值班制度,要加强网络的维护管理,及时排除故障,确保网络畅通。人事系统内部主干网上的每一个节点,均与国际互联网断开,做到内网封闭运行,外网与内网实行物理隔绝。
二、推进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
1、认真组织信息上网。对工作急需的非涉密信息,均要通过人事系统远程通信主干网传输。从2000年1月起,人事部门的非保密性文件、调研报告、政务信息、工作总结、国家图书馆人事部分馆馆藏资料等5种信息全部上网。人事部办公厅和人事信息中心按月编发信息上网情况
通报。
2、搞好网上信息的编发利用。结合人事部门中心工作,定期编发网上信息摘报,及时向领导提供决策依据和参考。用网络信息促进所属部门和单位更好地完成中心工作和各项任务。
3、加快基础数据库建设。继续抓紧进行人员和单位基础数据库建库工作。年底前基本建成全国统一的国家公务员库、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库、全国留学人才资源库和国际职员库。完成建库的地方,抓紧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并定期对数据库进行分析、预测和维护更新,实现动态管理。

4、结合人事普法、执法工作,加快人事政策法规库的升级和推广力度。
5、加强数据分析,开展预测研究。已建成公务员库或专业技术人员库的,要根据人才结构调整的要求,对入库人员的数据进行深层次的开发、分析和利用(包括人员的结构、分布及使用),并结合中心工作编发人员数据库分析报告和预测研究报告,为人事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三、加快办公自动化建设步伐
1、启动网上公文办理工作。在纸制公文办理的同时,按纸介质和磁介质双轨运行的要求,从2000年1月起,在人事部机关和有条件的省区市人事部门试行公文收、分、办、发四个环节的网上传输,加快公文办理和流转效率。
2、从2000年1月起,人事部召开的各类小型会议及一般事务性通知均从网上传输,取消纸介质。较大规模的会议通知也要先发电子邮件。
3、为加强文件档案管理和提高文件档案利用率,在部机关和有条件的省市建立文件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全部文件档案资料快速检索调用。
4、建立信访、法规、政务公开自动查询系统,来访人员可通过计算机触摸屏自行查询所需要的政策法规和政务公开信息。
四、做好人事信息化培训工作
为适应办公自动化进程的要求,尽快提高工作人员计算机应用水平,年内分期分批对有关人员进行培训。上半年人事部分片组织对部分厅局长进行信息化建设管理工作培训,下半年对远程工作站专业人员进行培训。各省、区、市对地市人事部门的领导和机关业务处室工作人员自行组织
相关的培训。
五、抓好人事系统信息化制度建设
研究拟定人事系统信息化建设五年(2001—2005年)计划和分阶段实施办法;印发《全国人事系统远程通信网络管理暂行规定》,修订全国人事管理信息系统指标体系标准,研究制定《全国人事系统人员数据库管理办法》和《全国人事系统办公自动化工作管理办法》。各地人
事部门在贯彻执行人事部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基础上,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意见。
六、加强督查指导,促进工作落实
年初人事部组成调研小组对各地人事信息化建设工作进行调查研究和督查指导,促进全国人事系统信息化建设工作会议精神的落实;年底组成若干检查小组对各地情况进行普遍检查,在此基础上,推出全国人事系统信息化建设典型,带动面上工作的发展。
各地人事部门对市(地)、县人事信息化建设情况自行组织检查指导。
七、加强人事系统信息化队伍建设
组织人事系统信息化建设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和专业人员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学习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指示,提高对新形势下加强信息化建设的思想认识,激发工作热情;努力转变信息化工作人员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进一步树立服务意识,发场艰苦奋斗和无私
奉献精神,扎扎实实地为推进人事系统信息化建设做出新的贡献;加强对有关部门、单位之间的协调,培育团结协作精神,形成工作合力,共同开创人事系统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新局面。



1999年12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