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乌克兰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经贸及科技合作的声明

时间:2024-06-02 23:25:19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9195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乌克兰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经贸及科技合作的声明

中国政府 乌克兰政府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乌克兰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经贸及科技合作的声明


(签订日期1997年12月22日 生效日期1997年12月22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乌克兰政府(以下简称“双方”),一致认为有必要在平等互利基础上采取积极措施,为两国关系的稳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双方就以多种方式发展两国间经济贸易和科技合作达成协议如下:

              在经贸领域

  --为长期、稳定发展中乌经贸关系,双方认为有必要积极改善两国进出口商品结构,增加高科技和高附加值产品在双边贸易中的比重,不断扩大双边贸易规模;同时采取切实措施,使双边经贸合作在平衡基础上健康发展。
  --大力协助并扶持两国有实力、信誉好的各类企业和公司建立直接、稳定的经贸联系,使其在两国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按照公平竞争原则开展多种形式的经贸合作,并为它们在平等互利基础上,遵循国际惯例进行合作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两国贸易促进机构应切实加强在双边多层次、多领域的经贸合作中的作用,特别是及时通报两国在涉外经贸法规、吸引外资政策、市场行情以及经济体制改革等方面的有关情况及其变化状况,交流各种贸易信息和投资机会,积极组织双方企业参加各种展览会、交易会和研讨会等,减少不必要的中间环节,以保证中乌企业顺利合作。
  --在不断提高双边贸易水平的同时,大力挖掘中乌双方在轻纺、机械制造、军转民、家电、电子、食品加工、冶金、化工、通讯、航天以及高科技等领域的合作潜力,充分发挥两国在基础设施、科技成果等方面优势,开展相互投资、来料加工、散件组装、技术改造、联合投标、共同开发第三国市场等形式多样的经济技术合作,并逐步使其成为双边经贸合作发展的主要方向,为两国经贸关系的稳步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双方将致力于改善投资环境,不断完善本国在投资领域,特别是吸引外资方面的法规,并根据双边有关协定的规定,有效地保护两国投资者在对方国家的合法权益;广泛交流双方在建设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自由经济区方面的经验,继续扩大两国在投资领域的互利合作。
  --积极开展中乌政府间经贸合作委员会的工作,有效发挥委员会在双边经贸合作中的协调、组织作用,充分利用两国政府间促进经贸合作发展的工作机制,增进双方企业间和公司的相互了解和信任,不断地拓宽合作领域,扩大合作机会,促进中乌经贸合作关系的持续、稳定发展。
  --鼓励并支持中国省、市与乌克兰州、市间开展直接经贸合作,以发挥两国地方在经济上的优势,提高两国地方间合作的效益。
  --进一步完善双边经贸合作的条约法律基础,加强两国银行、保险、海关、统计、运输、仲裁以及进出口商品质量检验等部门和机构间的合作,逐步健全双边贸易服务体系,特别是扩大两国银行的直接结算业务,保证两国企业间经贸合作顺利地发展。

              在科技领域

  --根据市场经济条件下科技发展的新的实际情况,应用科学和基础科学的变化,以及当前科学研究拨款的实际情况给予科技合作新的推动力。
  --将下述技术如宇航、飞行器及发动机、超硬材料、焊接和冶金、化学、电子和半导体、低温技术、医学、生物技术、农工综合体工艺技术作为科技合作优先发展方向,对这些领域的合作提供政府支持。
  --通过合同转让技术、提供设备,以及买卖许可证、专利、专有技术及其加速实施以提高科技合作的实际效益。
  --对所转让技术价值的评估,应在国际技术市场价格基础上进行。
  --依照各自国内法律法规及国际惯例,保护双方的知识产权。
  --积极推动中乌政府间科技合作委员会的工作,特别是落实委员会所通过的决议及合作项目的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乌 克 兰
     国务院总理               总 理
      李 鹏            瓦·帕·普斯托沃伊坚科

                     一九九七年十二月二十二日于北京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违反现金管理法规的处罚规定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违反现金管理法规的处罚规定
 
1990年12月5日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令第十九号




  第一条 为加强现金管理,维护现金管理秩序,促进商品生产和流通,及时查处违反现金管理法规的行为,根据国家《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在专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开立帐户的单位(以下简称开户单位)以及专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以下简称开户银行),违反现金管理法规,尚未构成犯罪的行为,均依照本规定进行处罚。


  第三条 本规定由各级人民银行负责组织实施。


  第四条 开户单位违反现金管理法规,情节较轻的,由开户银行给予警告或通报批评。
  开户单位违反现金管理法规,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由开户银行视其情节轻重,给予经济处罚:
  (一)超出规定范围和限额使用现金,情节较重的,按超过额的10-20%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按超过额的20-30%处以罚款。
  (二)超出核定的库存现金限额留存现金,情节较重的,按超出额的10-20%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按超出额的20-30%处以罚款。
  (三)用不符合财务制度规定的凭证顶替库存现金,情节较重的,按凭证额的10-20%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按凭证额的20-30%处以罚款。
  (四)未经批准坐支或未按开户银行核定坐支额度和使用范围坐支现金,情节较重的,按坐支额的10-20%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按坐支额的20-30%处以罚款。
  (五)单位之间相互借用现金,情节较重的,按借用金额的10-20%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按借用金额的20-30%处以罚款。


  第五条 开户单位违反现金管理法规,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由开户银行一律给予经济处罚:
  (一)保留帐外公款,金额较小的,按保留金额的10-20%处以罚款;金额较大的,按保留金额的20-30%处以罚款。
  (二)对现金结算给予比转帐结算优惠待遇的,情节较轻的,按交易额的10-20%处以罚款;情节较重的,按交易额的20-30%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按交易额的30-50%处以罚款。
  (三)只收现金,拒收支票、银行汇票、本票,情节较轻的,按交易额的10-20%处以罚款;情节较重的,按交易额的20-30%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按交易额的30-50%处以罚款。
  (四)开户单位不采取转帐结算方式购置国家规定的专项控制商品,金额较小的,按购买金额的50-70%对买卖双方处以罚款;金额较大的,按购买金额的70-100%对买卖双方处以罚款。
  (五)用转帐凭证套取现金,金额较小的,按套取金额的30-40%处以罚款,金额较大的,按套取金额的40-50%处以罚款。
  (六)编造用途套取现金,金额较小的,按套取金额的30-40%处以罚款;金额较大的,按套取金额的40-50%处以罚款。
  (七)利用帐户替其他单位或个人套取现金,情节较轻的,按套取金额的30%处以罚款;情节较重的,按套取金额的40%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按套取金额的50%处以罚款。
  (八)将单位和现金收入以个人储蓄方式存入银行的,金额较小的,按存入金额的30-40%处以罚款;金额较大的,按存入金额的40-50%处以罚款。
  (九)发行变相货币和以票券代替人民币在市场流通的,情节较轻的,按发行额或流通额的30%处以罚款;情节较重的,按发行额或流通额的40%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按发行额或流通额的50%处以罚款。


  第六条 开户单位屡次违反现金管理法规,情节严重的,开户银行可在一定期限内停止其现金支付(计划内工资和农副产品采购款除外)或改变结算方式。


  第七条 开户单位阻挠、拒绝人民银行或开户银行对其进行现金管理检查的,人民银行或开户银行有权停止其现金支付。


  第八条 开户银行违反现金管理法规,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由当地人民银行负责查处:
  (一)开户银行对开户单位超范围使用现金给予支付的,对主要责任者给予警告或通报批评;
  (二)开户银行用凭证顶替业务库存现金的,对主要责任者给予警告或通报批评;
  (三)开户银行对开户单位不按有关规定提取工资给予支付的,对直接责任者给予警告,并追究行政领导责任;
  (四)开户银行随意缩短对开户单位现金收款时间的,对主要责任者给予警告或通报批评;
  (五)开户银行不顾整体利益,以放松现金管理为条件,争拉存款客户的,对主要责任者给予警告、通报批评,直至停止办理现金结算业务;
  (六)开户银行对开户单位违反现金管理法规的行为不及时处理的,对直接责任者给予警告或通报批评,并追究其行政领导责任。


  第九条 人民银行和开户银行的现金管理工作人员徇私舞弊,贪污受贿,玩忽职守的,按干部管理权限给予行政处分和经济处罚,并收回其《现金管理检查证》,直至调离现金管理岗位。


  第十条 违反现金管理法规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一条 罚款由当地人民银行(包括信托投资公司、城市信用社的罚款)、各专业银行统一上缴同级财政部门。


  第十二条 开户单位对开户银行的处罚决定不服,必须首先按照处罚决定执行,并可在接到处罚决定之日起十日内向当地人民银行申请复议;人民银行应在收到复议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复议决定。开户单位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在收到复议决定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第十三条 中外合资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的具体现金管理和处罚办法,另行规定。


  第十四条 本规定由省人民银行负责解释。


  第十五条 本规定与国家规定抵触时,执行国家规定;本省以往规定与本规定抵触的,执行本规定。


  第十六条 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关于转发《关于划拨2007年度留学人员科技活动项目择优资助经费的通知》的通知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关于转发《关于划拨2007年度留学人员科技活动项目择优资助经费的通知》的通知

民人事字[2007]235号


委直属各有关单位:

  根据人事部《关于划拨2007年度留学人员科技活动项目择优资助经费的通知》(国人厅发[2007]170号),2007年我委共有5项留学人员科技活动项目获得资助,中央民族大学王文忠《IV-VI族热电材料纳米晶的可控设计、结构与性能》、中南民族大学戴甲培《轴突漏与Alzheimer’s 病发病机制》、西北民族大学王维兰《联机手写藏文识别研究》获得优秀类项目资助,每项7万元;中南民族大学杨海健《具有优异光学性能的降冰片烯加成共聚物的催化合成与性能研究》、大连民族学院董玉瑛《基于综合评价因子的水体高风险医药物质筛析研究》获得启动类项目资助,每项3万元。现将通知转发给你们,请按照人事部《留学人员科技活动项目择优资助经费申请与管理办法》(人发[2001]33号)的有关规定执行。其中优秀类资助项目的经费使用情况及项目进展情况,请于2008年11月底前报国家民委人事司。

附:《关于划拨2007年度留学人员科技活动项目择优资助经费的通知》

                           国家民委人事司
                           2007年11月19日